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也许,他们所处的时代具有某种共同特征。
阮籍处在魏晋政权交替之际,战祸连年,政局多变,个人命运风云莫测,当时的知识分子对西汉以来居正统地位的儒家名教普遍丧失了信仰。
尼采的时代,欧洲的基督教信仰及其道德观念正陷入空前的危机。
中西的传统信仰迥异,传统信仰的危机却是两人所面临的相同现实。
也许,他们的性格风貌也十分相似。
阮籍&ldo;傲然独得,任性不羁&rdo;,蔑视礼教,脱落世俗,尼采则是一个直言不讳的&ldo;非道德主义者&rdo;。
阮籍&ldo;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rdo;,而尼采也是一个著名的狂人。
阮籍常常&ldo;登临山水,经日忘归&rdo;,而尼采则在南欧的山巅海滨漂泊了整整十年。
阮籍嗜酒,尼采反对酗酒,但他&ldo;不喝酒就已经飘飘然了&rdo;(《尼采全集》莱比锡版第8卷第366页),两人精神上都有一种常驻的醉意。
(以上关于阮籍的引文均引自《晋书阮籍传》)他们都酷爱音乐,阮籍&ldo;善弹琴&rdo;,著有《乐论》,并有琴曲《酒狂》传世,尼采也自幼喜爱弹琴赋曲,一度打算毕生从事音乐。
他们都是哲学家,阮籍著有《通易论》、《通老论》、《达庄论》,在正始名士中是一位谈玄高手,而尼采更是西方哲学的一代宗师。
他们也都是诗人,阮籍留下了千古名作《咏怀》诗82首,尼采的诗作在德国近现代诗史上占据重要的一页。
当我把相似的时代特征和性格风貌联系起来思考时,我发现,使我对阮籍和尼采产生彼此联想的原因是,他们都在传统价值观念发生危机的时代觉醒了一种悲剧意识,又在这种悲剧意识的支配下倡导和实践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
无论是在阮籍身上最卓越地体现出来的魏晋风度,还是作为尼采思想特色的酒神精神,实质上都是一种悲剧-审美的人生态度。
这是两者的真正共通之处。
现在我试着说明这个论点。
第21章悲剧意识的觉醒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哲学家以深刻见长,诗人以敏感称胜。
然而,真正深刻的哲学应该也能拨动敏感的心弦,真正激动人心的诗必定也具备哲学的深度。
达到这个地步,哲学和诗就交融了。
有一个领域,是哲学的理智和诗的情感所共同分有的,是深刻的智慧和敏感的心灵所共同关注的,这就是人的命运。
哲学自命是对终极问题的思索,可是,还有什么比人的命运更配称作终极问题呢?诗是心灵的呼喊和叹息,可是,如果这颗心灵对于人的命运并无深刻的感受,它就只能流于琐屑的多愁善惑。
人的命运充满种种偶然性,却有一个必然的结局,这就是死亡。
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死亡为哲学、宗教、艺术提供了共同的背景。
在这背景下,哲学思索人生,宗教超脱人生,艺术眷恋人生。
既然人必有一死,短暂的人生连同它所有稍纵即逝的悲欢离合还有什么意义?当哲学直面人生的这一悲剧性方面而发现理智无能做出解答时,一种悲剧意识觉醒了。
这时它只有两条出路:或者向宗教寻求解脱,否定有限的人生并禁绝生命的欲求;或者向艺术寻求安慰,在审美的陶醉中体验有限生命与无限本体融合的境界。
一切宗教在本质上都是否定人生的。
基督教把生命看作纯粹的罪恶,人生只是赎罪的过程和进入天堂的准备。
某天,某王爷一本正经的说道既然嫁给本王,是不是应该把你的心交一下?谁要和你交心啊!是吗?嘿嘿嘿!...
别人重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而秦飞重生,却成了他人眼中的白痴。要不是多了个水灵灵的老婆,都想再死一次了...
大好芳华,尚书大人的嫡女,没想到,被设计跌入山崖而亡,来自现代的代暮雨不幸被自己制作的毒药毒死了,于是阴差阳错的穿到了代暮雨身上,得知父母在这个世界的消息,从此开启了在这异世的寻亲和逗比生涯,穿越的比别人慢半拍就算了,还遇到了个喜欢跟自己作对的世子,代暮雨一脸懵逼,算了,只要不阻碍自己的逍遥生活,避开就是了。...
大哥死的突然,留下一个仙女一般的嫂子让赵小刚照顾,但是村里人都说她是扫把星,克夫命,赵小刚却不信邪,于是...
昔日威震诸天神域,万世轮回后惨遭灭门!残酷的诅咒,万世的仇恨,谭云立志,不再沉沦!为了挚爱亲人,从此一步步踩着仇人的尸体超越巅峰!逆天杀戮,纵横万界,唯我至尊!...
离婚,我要离婚!小女人哭唧唧地吼道。一场意外,沈念初得罪了权势滔天凶狠残暴的龙少,被强娶回家,一言不合就宠她!混蛋!是谁说他不能人道,不喜欢女人,而且还是个gay的?都是假的!某男闻言,直接上前搂住沈念初,薄唇勾起,离婚?可以,生个娃就离!当沈念初将小包子双手奉上,丢下离婚协议时,龙洐澈迅速将她壁咚在墙角,不要脸地说道,龙太太,我可没说只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