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名人传记]《汉宫名媛王昭君》作者:高阳【完结】
内容简介
王昭君是蜚声史简的历史人物,也是历代文人学者不断吟咏,情有独钟的传奇女子。
高阳通过缜密的历史考证,再现了汉宫内尔虞我诈、形形色色的内幕。
真实演绎了昭君入宫后,周遭和时世的风云万变,直至她最后为家为国出塞‐‐&ldo;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rdo;的千古绝唱跃然纸上。
坎坷的身世背后是叵测的人心,荣华富贵的烟云之后是一个伶仃女子此恨绵绵的心灵写照。
高阳用饱蘸深情的笔墨书写了一个女人大写的&ldo;命运&rdo;。
声声委婉,字字珠玑。
高阳的笔下,不乏鲜明的人物‐‐无论是可歌可泣的主人公,还是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早已灰飞烟灭的角色,都会带给你一种活生生的感觉。
缇萦是中国孝道的典范,却对当下的现实社会构成了强烈的讽刺。
她是汉代名医淳于意的女儿。
在父亲为奸人所害、身陷囹圄之际,她不畏艰辛一路照顾为押解送京的父亲,到了京城更是犯跸为父请罪。
其行为动摇了苛酷的制度,昏庸的官府以及天下人冷漠的心。
作者简介
高阳(1922‐1992年),本名许晏骈,字雁冰,浙江人。
出身于钱塘望族。
1962年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李娃》,一鸣惊人。
《慈禧全传》、《红顶商人》、《胡雪岩》。
&ldo;红楼梦断&rdo;系列等使他成为当代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家之一,读者遍及全球华人世界。
高阳的历史小说注重历史氛围的真实,又擅编故事,论者称其&rdo;擅长工笔白描,注重墨色五彩,旨在传神,写人物时抓住特征,寥寥数语,境界全出&rdo;。
一生著作凡九十余部,约105册。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王昭君01
秭归县的大堂,从来没有这样热闹过,张灯结彩,喜气洋溢,里里外外到处是笑脸。
有的是觉得新奇有趣的笑,有的是憧憬着荣华富贵的笑,有的是自鸣得意的笑,但也有用脂粉遮掩了泪痕,强自妆点的笑。
大致说来,秭归县的美人,只要是未曾出嫁的,都集中在这里了‐‐朝廷采选良家女子,充实后宫,尽管诏书中煌煌申明,以德为主,仪容并非所重,只要平头整脸,身无恶疾,皆有入选的资格。
可是谁都知道,入选的主要条件是色!
因此,平素有艳名而又不愿选入深宫的,早在诏书下达之时,便急急忙忙地物色儿郎,草草婚嫁。
这半年以来,办喜事的人,比平常多了三倍。
东西这一来剩下的美人就不多了。
选美的钦使,掖庭令孙镇,大为失望,不断地皱眉、摇头,喃喃自语:&ldo;千城易得,一美难求!
&rdo;
&ldo;钦使说哪里话!
&rdo;有个待选的蓬门碧玉,心直口快,不服气地抗议,&ldo;有位美人,不但秭归第一,只怕天下也是第一!
研究生毕业在即,大龄单身恐婚女青年古明妍一边面临着毕业论文可能会被当掉的压力一边四处求职。正当她喟叹于名牌大学的出身并不能使她在现实中获得自己期待的职位和待遇的时候,她抑郁了,然后一不小心喝多了,再一睁眼就发现自己穿了。1963年,安城纺织厂家属院。古明妍穿到了比自己妈妈出生时还要早几年的时代。这一次,她有全新的开始,有爱她护她的家人,更有对未来无比清晰的认识。她要端正心态,努力弥补前世的遗憾,利用对大趋势的把握为日后自在的人生积攒资本。不管是学业还是事业,她都要大丰收。嗯,是个好目标,亲一下,再亲一下...
他并非凡夫肉眼,他的眼光震惊世人! 1984年,他便投资创建了思科,而在随后的岁月里,他又先后创建了网景,亚马逊,雅虎 甚至是Google,ICQ...
作者奶骑千万的经典小说徒弟都是大魔头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初到玄幻,废柴模板,唯有收徒108个,授传108条大道传承才可逆天改命。但夜北大寿耗尽,也没有盼到这一天。就在他死后三百年。所有徒弟,传承修成。他逆天改命,重归玄幻。却发现此刻的玄幻大陆。已经被徒弟们占领了。大徒弟至尊魔教,号令天下万千魔众。二徒弟刀圣神域,组建十三番队来袭。三徒弟巅峰武神,一举之力横推天域。夜北你们把逼都装完了,那我呢。所有徒弟瞬间跪下弟子不敢,天大,地大,师尊最大!!...
作者哈哈哈321的经典小说恢宏世界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都成之乱,西安鬼笛,西方诸神苏醒…一个巨大的阴谋渐渐浮出水面,而这个阴谋背后的操手者,不为权钱,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火爆新书!2019,我为财富代言!当幸运女神站在你的背后,你想要的财富地位女人都会垂手可得!...
本套装共五卷,分别为李致文存我与巴金李致文存我的书信李致文存我与出版李致文存我与川剧李致文存我的人生(上下)第一卷我与巴金回顾了在与巴金六十多年的接触中,李致对巴金为人的不少独特感受,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他心目中的世纪良知巴金。第二卷我的人生回顾了李致九十年的人生,以随笔的形式记述的人生往事,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和社会的缩影。从读小学时为抗日战士捐寒衣,青年时期参加学生运动,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成渝两市做地下工作。后来,李致在共青团大学区市省和中央机关多个岗位工作,在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四川,为四川出版振兴川剧和文艺工作作出贡献。第三卷我与出版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第四卷我与川剧则回顾了这一段历程,从中也可看出川剧发展的辉煌历程和波澜起伏。1983年至1991年,李致任四川振兴川剧领导小组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他参与制定每一阶段的规划与任务,组织全省川剧汇演和调演,带团到北京上海以及欧洲日本等地演出,积极推动川剧创新发展,与不少川剧人成为知心朋友。第五卷我的书信则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