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今天的会议还是那一套流程,省里的领导简单上台讲话以后,就是积极分子们依次上台发言。
上午一共安排了十个代表发言,戴誉就是最后一个。
收到工作人员的提示后,戴誉起身理了理衣服,以及刘宁今天特地给他扎的大红花,直接上台了。
他先简单做了自我介绍,才继续道“今天在坐的青年同志中,有许多是长期奋斗在扫盲战线上的尖兵。
这其中有热心教学的少先队员;有通过三年自学,从一字不识到出版长篇的青年女社员;有解甲归田后上了业余初中,五年如一日为乡邻扫盲的战斗英雄。
大家之前的发言,让我受益良多,也从中得到了颇多启发。
作为城市扫盲战线上的一员,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城市企业在扫盲过程中获得的成绩与经验。”
演讲稿被折成筒状握在手里,戴誉笑着道“滨江市第二啤酒厂,响应省妇联的号召,在今年八月末发起了专门针对妇女同志的扫盲运动。
全厂15的女工加入了我们的扫盲班,经过两个月的学习,这些零基础的学员已于本月初全部结业,所有学员已经掌握了常用字的正确读写。”
戴誉的话语中尽是对啤酒厂扫盲成绩的骄傲!
“在此期间,我们的扫盲班中,有四名学员在省日报上刊载了学习文章;两名学员在《文学月刊》上发表了自创的打油诗和快板;一名学员在编织方面很有天赋,她将织毛衣的针法口诀以及自己研究的花样,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来,发表在了《中华妇女》杂志上;还有一名学员将啤酒厂的工作流程编写成顺口溜,被厂领导采纳后全厂推广学习。
另外,全班所有学员还组成了扫盲班合唱团,在国庆演出中取得了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台下观众对于啤酒厂扫盲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热烈的掌声。
让掌声飞了一会儿,戴誉才抬手做了一个下压的手势。
“我们扫盲班的学员并不是只有女同志,还有积极要求进步的男同志主动加入了学习队伍。
大家比识字速度,比写作能力,比学习态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全部脱盲!
据我所知,我们滨江市第二啤酒厂在此次妇联组织的扫盲运动中,是第一个百分百完成扫盲任务的!”
他伸出食指比了个“第一”
的手势。
台下又是啪啪啪的掌声。
戴誉缓声道“关于我们厂扫盲的经验总结以及学员们的优秀作品,也已经编纂成宣传手册提交给了省妇联和省委宣传部。
另外,我们啤酒厂扫盲班的事迹已于上个礼拜,以图文新闻的形式,登上了省日报二版头条。”
当然了,关于扫盲班的新闻以及学员们发表的文章,都是戴誉这个省日报的通讯员操作的。
学员交上来的作业中,有一些他觉得不错的,就会有针对性地投给不同的报社,有的甚至是一稿多投。
有些学员的练笔字数太少,他就把类似的文章安排在一起,编成系列文章。
反正就是广撒网,多敛鱼。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果然没让他失望,十几篇学员作业里总有一两个会被采用。
如此,既让学员作业见了报,又完成了他在宣传科的ki,一举两得!
美滋滋!
将成绩铺垫得差不多了,戴誉才继续道“下面我将代表啤酒厂,与大家分享一下城市工厂扫盲中的几点经验。”
台下的同志们都很安静,第一排有两个领导甚至翻开记事本打算做记录。
“首先我要强调一点,那就是主要领导对于扫盲工作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扫盲工作是否能够取得成功!
目前社会上对于扫盲成果的普遍看法是,机关不如企业,企业不如街道,街道不如农村。
但是,在我看来,只要足够重视,扫盲工作都能抓得起来!”
“我们厂为了抓好扫盲工作,不但出动了副厂长和妇联主席两位女领导主抓日常教学进度,还为扫盲班配备了五名从全厂各科室抽调出来的优秀职工负责教学。
厂里对于妇女扫盲班给予了莫大支持。
搜小说免费提供作者公子墨白的经典小说一夜强宠慕少的蚀骨娇妻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欢迎光临观看小说传闻苏家三小姐痴恋京城慕少十年,为接近慕靳言用尽各种下作手段,死缠烂打,不知羞耻。慕少对此十分厌烦,因为慕少心中,十几年如一日的只有苏落那个温婉多情,善解人意的姐姐林夕。只是令众人没料到的事,后来慕少结婚娶的不是苏家二小姐林夕,而是苏家三小姐苏落。于是众人又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翘首以盼地等着看慕少将如何不择手段地将苏落踢出这段婚姻。直到一年后,苏落将离婚协议书摔到他的脸上,慕靳言,如你所愿,我们离...
跟嫂子南下进厂打工,工厂里的妹子们个个都很疯狂...
邵总很着急,看来只有加把劲再要个女儿,他才能有个名分!...
九阳神功铸就无上武道!一代邪神叶轻尘因为一件天地至宝而遭挚爱背叛,身死道消,灵魂却意外重生回到十六岁少年时期。前世,他是一个快意恩仇的邪神!今世,他立誓要做一个人见人怕的冷血杀神,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杀尽诸天神佛!...
被妹妹算计,她被迫嫁给了那个传言狠辣无情,克死了五个未婚妻的残废,所有人都说她唐阮阮嫁过去活不过新婚夜谁知道婚后她却被那男人宠上了天!傅少,夫人将您继母打了。夫人手打疼没有?傅少,听说您护内不讲理?嗯,所以你们不要欺负我夫人。晚上,唐阮阮被男人揽在怀中,听说你今天又带着三个宝贝闯祸了?唐阮阮怎么,你有意见?傅少没有,只觉得三个宝贝太少了,不如我们在多生几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