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黄初二年,甄妃在凄惨中去世;就在同一年,曹植的监国谒者灌均给曹丕上了一份奏折,密告&ldo;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rdo;。
于是曹植被贬为安乡侯,次年又被远远地撵到了鄄城。
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曹植心神大乱,以至于醉酒闹事到&ldo;劫胁使者&rdo;这么失态?
如果这些证据都还是捕风捉影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事实,却是板上钉钉:曹丕与甄妃的儿子曹叡即位之后,下诏改《感鄄赋》为《洛神赋》。
若不是怕有瓜田李下之讥,对自己母亲名节有损,我想曹叡也不会特意去关注一篇文章的名字。
可见曹植写赋借洛神之名缅怀甄妃一事,基本可以定案,只是没有李善说得那么夸张罢了。
他利用自己的才华玩了个鄄、甄互换的文字游戏。
也许这时候会有人要问,你绕了一大圈,除了论证出曹植确实对甄后怀有感情以外,岂不是一无所得吗?
并不是这样,这只是一个开始。
证实《洛神赋》中的洛神为甄妃后,另外一个巨大的矛盾便缓缓浮出水面。
曹丕是识字的,文章写得极好,与曹操、曹植在文学史上并称三曹。
曹植在甄、鄄二字上玩的这么一个浅显的文字游戏,曹叡尚且看得出来,何况曹丕。
前面说了,曹魏对藩王的限制,是极其严苛的,稍有举动就会被无情打击。
面对这么一个小心眼的哥哥,曹植还敢写这种东西,莫非他不要脑袋了么?
事实比猜测更为离奇。
《感鄄赋》面世之后,史书上没有记载曹丕对此有任何反应。
要知道,在前一年,明明曹植只是喝醉酒,监国谒者都要打小报告给曹丕,曹植这次公然调戏到了自己媳妇头上,曹丕居然无动于衷,实在太不符合逻辑。
当两段史料产生矛盾时,要么是其中一段史料是错误的,要么是两者之间缺乏一个合理的解释。
《三国志》的记载是可信的,而《感鄄赋》也是真实的。
既然两者都没问题,那么只能是解释方法的错误。
也就是说,围绕着《感鄄赋》,甄妃和曹丕、曹植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夫妻二人加一个精神第三者这么简单。
简单介绍一下甄妃的生平。
她是中山无极人,名字不详,后人因为《洛神赋》里洛神别名宓妃的缘故,把她叫做甄宓。
严格来说,这是不对的,不过为了行文方便,下文姑且如此称之。
甄宓生得极为漂亮,十几岁就嫁给了中原霸主袁绍的儿子袁熙。
袁绍失败后,曹军占领邺城,曹丕闯进袁氏宅邸,一眼就看中了甄宓,欣然纳入房中。
甄宓为曹丕生下一儿一女,即曹叡和东河公主。
后来曹丕称帝,宠幸郭氏,甄宓年老色衰备受冷落,屡生怨谤,竟被赐死。
死时被发覆面,以糠塞口。
再后来曹叡即位,杀郭氏以报母仇。
表面来看,甄宓与曹植之间没什么纠葛,两人年纪相差十岁,最多是后者对一个成熟女性的青春期憧憬罢了。
好在曹植是个文人,文人总喜欢发言议论,所谓言多必失。
在反复查阅中,我终于在曹植写给曹叡的一封书信中,发现了一条微弱的线索。
这条线索非常晦涩,可当我们把它从历史尘埃中拎起来时,它所牵连出来的,却是一连串令人瞠目结舌的真相。
曹植是一个有雄心的人,他对自己被软禁而无所作为的境况,感到非常郁闷。
史书上说他&ldo;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上疏求自试&rdo;,意思是曹植觉得自己的才干没有得到发挥,上书希望能为朝廷做点事。
...
交流生陈堪,因空难流落荒岛,一天夜里一艘游轮靠在小岛旁边,这是可以连接不同位面的游轮,那么这艘船的终点在哪里?...
简介杀,不含慈悲之念,不掌妇人之心。帝王一怒,伏尸百万。且看,一人一狗,冲出大荒,神挡杀神,佛挡拍佛!...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古代版她是完美无缺的天才少女,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身上。从小便喜欢整人的她,不但整身边的丫环,而且亲人也整,搞得三个哥哥都不敢回家。可是偏偏某只不懂事的皇帝爱惹不惹,惹了她纳兰玥,于是乎,她居然整起了皇帝?好吧,整人的后果就是这个皇帝居然喜欢上了自己?神马情况?好吧,其实她也喜欢上了他。现代版失忆的两人再度相恋,却又出现了另一个纳兰玥,随后赫连奕记起古代的一切,最后又是纳兰玥记起一切,其中的纠葛,一个字乱,一个字虐,两个字复杂。且看赫连奕如何打破重重阻力追回女主。敬请期待,作者呕心沥血,精心打造,希望你们喜欢。...
武神近卫字数2712280传奇武神张武退隐都市,原本想过平淡的日子,却莫名其妙被带进了局子,随即而来的各色美女,以及接二连三的事件让他平凡的小日子变得波澜四起...